校園里的關愛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
——坊子區(qū)前寧小學落實教育扶貧工作“六記”
來源: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1-11 11:33:45
既面向受教群體每個人,又關注特殊孩子,身心幫扶,溫暖呵護。近來,坊子區(qū)前寧小學深入推進教育均衡發(fā)展,不讓一個孩子掉隊。為努力實現(xiàn)“個個有技能、家家有希望”,學校銳意提升小學義務教育水平,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廣泛參與,針對個別環(huán)節(jié)和貧困、特殊群體精準關心幫扶,從六個方面,全面推動教育扶貧工作的展開。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,不讓一個孩子因缺少關懷而離校,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(zhàn),為區(qū)域教育扶貧工作做出了努力。
優(yōu)秀校友捐資助學
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。在聯(lián)系、對接社會各界愛心組織、愛心人士,主動幫扶家庭貧困學子和留守兒童方面,前寧小學積極推進,主動作為。今年9月7日,學校舉辦了“情系母校·感恩前行”的愛心捐贈活動。以優(yōu)秀校友的愛心和故事,對在校學生進行了幫扶和引導的雙助力。
活動中,該校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、江西省美術家協(xié)會會員劉大陸向母校捐出助學金。他說:“善款捐給母校留守兒童和家庭貧困學生,讓他們安心學習,是響應學校扶貧工作號召,對學弟學妹們的一點心意。”
劉大陸1995年曾就讀前寧小學。家庭條件較差,在學校及社會各界幫助下順利完成學業(yè)。社會的關愛在他幼小的心靈埋下一顆“愛心種子”。如今,學成歸來的他懷著感恩的心來到母校捐資助學。他講述了自己在前寧小學的求學生涯,言語中流露了對學校關心培養(yǎng)和恩師諄諄教導的感激之情,表達了自己奉獻愛心捐資助學的熱情,表示將長期關注關愛母校的貧困學子。
贈人玫瑰,手有余香,奉獻愛心,收獲希望。劉大陸這樣的捐贈義舉,是社會各界對前寧小學教育發(fā)展的愛心、關心、責任心的體現(xiàn)。秉承“前小伴我六載 我念前小一生”的信念,幫困助學的火種不斷傳承,就是在用實際行動助推捐資助學良好風氣的形成。
教師關愛特殊學生
社會在關愛校園,校園內(nèi)的師生之間,更是上演著一幕幕動人瞬間。前寧小學注重對留守學生等特殊群體的關愛。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延續(xù),體現(xiàn)著廣大教師無私的擔當。
今年,辛玉紅老師遇到了一個不小的考驗。有位六年級的女孩,由于家庭原因,經(jīng)常會不來學校上學,尤其是周末一過,她往往就跟“忘了”要上學一樣。“不上學怎么行”,于是,辛老師就主動找孩子,拿自己跟她交心交流:“我跟女孩講我上高中時條件不好,沒有這么多的學習用品,但堅持好好學習,所以如今當了人人羨慕的老師”。在外學習時,辛老師拍照發(fā)給學生,說自己一直在學習,希望感化她;還不忘問問,作業(yè)做得如何了,發(fā)給老師看看吧? 早晨來校值班,辛老師就提前拍照片發(fā)給她,告訴她,老師已經(jīng)到學校了,快來吧。有時,看到孩子沒來,辛老師就趕緊打電話過去:“怎么沒來上學,生病了嗎,注意吃藥了嗎,我去看看你吧!”這樣噓寒問暖,把孩子的心暖了,價值觀逐漸樹立起來。
前寧小學片區(qū)里有兩個孩子,情況特殊,十五六歲了,身體殘疾,坐不住,得有人整天扶著,平時一句完整的話也不會說,所以不能出門,更上不了學。“這樣的孩子,必須送教過去,送溫暖過去”,學校辛冰校長和15位老師都是這么想的,所以,大家排好班,經(jīng)常去慰問。每次老師們到了樓下,就聽到孩子在樓上嗷嗷地叫著,聲音不順耳,卻是他們的歡迎儀式。走進屋子,孩子梗著脖子,反復斷續(xù)咿呀地說,“阿姨好,叔叔好,阿姨好,叔叔好,”家長拿瓜子、剝橘子,看上去,正是因為很少有外人來這個家里,所以,學校老師們的到來,成了家里隆重的節(jié)日。補多少課不說,只要去了,就是給孩子和家長帶去希望和問候,貧瘠的內(nèi)心變得溫暖和富有,家長說,“很少有人聽俺嘮叨”,這一句話,就是對學校教師來送教最高的點評。
學校還有多位留守兒童,有的孩子父母在西部從事建設工作,孩子往往想父母而缺乏信心。老師們就拿著西部開發(fā)、志愿祖國建設這些話題跟全班同學敞開聊,說他們的父母多么偉大,建設祖國多么擔當,留守的孩子原來心情不好,可看老師這么說,班里同學們又都逐漸羨慕不已,七嘴八舌地說“你父母是祖國建設者”……父母不在身邊的遺憾,成了人人羨慕的驕傲之處,孩子就變得自豪、自信起來,心靈得到慰藉和溫暖,孩子就更加優(yōu)秀起來。
在前寧小學,老師們堅持家訪,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學情、家庭情況,不斷把溫暖、把愛心送到家里去,送到孩子身邊去、心里去。很多時候,這不是扶貧中的經(jīng)濟資助,卻是孩子生活中的愛心給予,給孩子們帶去的力量和影響更是不同凡響。
少數(shù)民族團結一家
對于少數(shù)民族的孩子,前寧小學更是送去無微不至的關愛。11月27日,坊子區(qū)民族團結進步創(chuàng)建工作推進調(diào)度會在前寧小學召開。在學校里,與會人員看到了學校民族團結走廊、部分班級文化展示墻以及學校民族團結相關成果。學校民族語言、民族政策、民族服飾、民族節(jié)日、民族建筑、民族美食、民族器樂等不同方面的展示,展現(xiàn)了學校對少數(shù)民族進行調(diào)查和研究的部分成果。
作為民族團結示范校,坊子區(qū)前寧小學一直重視營造民族團結氛圍,學生們通過收集少數(shù)民族相關資料,以手抄報、泥塑、繪畫、書法、歌曲等形式,展示自己對民族團結的支持與暢想。孩子們成立小組團隊,走進社區(qū)參與宣傳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。學校還將民族團結內(nèi)容融入思政課堂教學,探索思政課堂教學新模式。老師通過走近少數(shù)民族家庭,持續(xù)關注少數(shù)民族學生成長。
少數(shù)民族,也是團結一家。前寧小學始終持續(xù)推進學校民族團結進步創(chuàng)建工作,讓學校里的少數(shù)民族孩子,成為都被大家關心的“愛心滋養(yǎng)下快樂的少數(shù)”,民族大團結的種子在孩子們心里扎根發(fā)芽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磚添瓦。
溫暖禮包送來87份
12月5日,入冬后的冷天逐漸到來。在前寧小學,一場溫暖禮包贈予活動,溫暖著孩子們的小身體,更為他們的日常學習生活帶來了愛的滋味。
當天是國際志愿者日,孩子們收到了一份特殊“禮物”。濰坊鳶都義工公益服務中心、濰坊領航社會工作事務所的志愿者們來到學校,給孩子們贈送發(fā)放壹基金溫暖大禮包,學校87名獲贈。溫暖包里的物品很豐富,有棉衣、棉靴、耳套、圍巾、手套、美術套裝、袋鼠玩偶、書包、兒童減災讀本、護手霜等13樣物品。
孩子們領到溫暖包后迫不及待地打開,將一件件新衣服穿在身上。在藍色衣帽襯托下,一個個格外精神。“這是我今年收到的第一份禮物,將來我一定要成為一名志愿者,回報社會。”12歲的王子儀這樣說。近乎量身定制的衣物,她穿著非常合身。
今年8歲的劉晉峰格外感動,當天下午他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,讓校長轉(zhuǎn)交給志愿者。劉晉峰表示,他父親長期在西藏邊遠山區(qū)工作,一直不在身邊,母親工作又很忙,當天收到溫暖包,讓他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心與愛護,心里暖暖的。
延時看管家長解愁
社會各界持續(xù)的關愛來到學校,學校教師不斷地努力送去溫暖。每一個個平凡的日子里,很多教職工的奉獻和付出,更是體現(xiàn)在每天本應“下班”后的延時看管時段里。前寧小學創(chuàng)新延時看管時段公國內(nèi)容,出對策,破難題,為家長解憂愁,贏得家長們齊點贊!
學校的“延時看管”服務,全面做到了因人而異、彈性放學,向全校700多個家庭征求了意見,靠“教師自愿、公益服務”的情懷,配齊配強做看管服務工作的教師隊伍,本著“家?;樱瑓f(xié)同育人”的原則,組織有時間、有特長的家長成立志愿者隊伍。
學校創(chuàng)新看管模式,促進學生發(fā)展。除做好學科輔導外,還打破年級和班級界限,開設以“社團”為載體的校內(nèi)活動。根據(jù)學生特點,籌劃活動清單,共建立了無人機、機器人、合唱、演講、足球、圍棋、繪畫、寫字等一系列社團,激發(fā)了學生興趣愛好,提升了綜合素質(zhì),實現(xiàn)了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(fā)展。
為了培養(yǎng)孩子們擔當精神,學校利用“開心樂園”、“開心農(nóng)場”,讓學生在休息時間開展繪畫、下棋、打乒乓球、觀察農(nóng)作物生長等娛樂活動。提倡學生發(fā)揮能力特長,鼓勵學生組建互幫互助小組,鼓勵學生加入紅領巾志愿服務隊,充分培養(yǎng)擔當精神,提升主人翁意識。
充分利用延時看管機會,學校還分層設計了多樣化課程體系。有基于家長輔導學生作業(yè)有困難的基礎課程設置,有基于學生特長發(fā)展的特色課程設置,有基于學校發(fā)展要求的特需課程設置,有基于人才的貫通培養(yǎng)的創(chuàng)客課程設置,有基于家長學校建設的解決家長難題設置等。
疫情防控設備幫扶
今年疫情防控更是一場大考。烈火煉真金,考驗見本色,前寧小學發(fā)揮黨支部先鋒作用,聞令而動,勇?lián)煛⒅芈鋵?,以高度的責任心從嚴、從細、從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學校獲得市級先進表彰。
疫情伊始,心系師生。學校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,做好各方工作的同時,多方籌集物資,全面調(diào)度和保障學生學習狀態(tài),關注家庭貧困學生,聯(lián)系社會愛心單位,為家庭困難學生免費辦理網(wǎng)卡,為不具備上網(wǎng)課條件的學生配備智能手機。學習由線下轉(zhuǎn)到線上,一個學生也不能少,一個學生也不能掉隊,為保證全員參與線上教學,學校全力擔當。
志愿執(zhí)勤崗上,最美先鋒們爭著“我報名!”,參加到值勤中來。為了不影響學生上課,大家就協(xié)調(diào)時間,保障執(zhí)勤、教學兩不誤。作為少先隊輔導員,辛玉紅老師第一時間向隊員們傳達信息,教科學防控方法,引導隊員們向先鋒學習、向“最美逆行者”學習,積極為防疫宣傳貢獻力量。老黨員沖上先鋒崗。關鍵時刻不能缺席,58歲馬上就要退休的老黨員武明景事事過問,仔細把關。在校園里值守,他一會拿起衛(wèi)生工具清理,一會推著垃圾桶清運垃圾,一會背起噴霧器各個角落消毒,一會查看校園監(jiān)控有沒有死角……仿佛有著用不完的力氣。
學校深入推進教育實施,通過多種途徑,動員學生做到“四早”,組織少先隊員在家開展“紅領巾戰(zhàn)疫宣傳員”、“愛國衛(wèi)生大掃除”、“今天我當家”、“家校攜手共戰(zhàn)“疫”、“線上家訪暖人心”、“我心中的抗疫英雄”等豐富多彩的活動,以生活為教育的原點,以疫情為課堂,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教育教學活動。雖遠離校園,可孩子們得到的關愛不減,獲得的教育和成長經(jīng)歷照樣豐盈。
學校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,孩子們從這里儲備力量,將來揚帆起航。從情感、生活、學業(yè)等多方面給他們每一個人充分的關懷,讓貧困學子等特殊群體中的每一位都能安心就學,學有所成,這既是“精準扶貧”中的教育擔當,更是“扶志扶智”的教育內(nèi)涵延伸。橫到邊,縱到底,在教育扶貧工作中,前寧小學的每一項工作,把關愛送到了每一個孩子的身邊和心里。
責任編輯:聶臻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