譚連:孝婦河畔的高爾基
中年娶妻喜獲千金
來源:濰坊晚報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1-11 13:58:17
譚連(左二)平反后回歸淄博日報社。
譚連(左一)與家人的合影。
譚連摘掉“右派”帽子后,同事們都熱心幫忙,為他張羅對象。譚連娶得賢妻,終于有了溫暖的家,他對生活充滿了憧憬。女兒的問世如同天使降臨,讓他的生活多了些色彩,他說:“往事,就當(dāng)過眼云煙吧。”往事已矣,他要往前看,畢竟未來還是美好的。
摘掉“右派”帽子最想娶個媳婦
1972年,淄博日報社在內(nèi)部會議上宣布摘掉譚連的“右派”帽子。當(dāng)即有人問他:“老譚,你現(xiàn)在最想干的是什么?”這次,他沒用“修辭格”,實打?qū)嵉卣f:“我想要個媳婦。”全場頓時鴉雀無聲,長時間緘默,悲催得有人流出淚來……
1976年10月,當(dāng)撥亂反正的曙光升起在地平線的時候,人們都想為譚連做點什么。趕緊幫他成個家吧,這才是最現(xiàn)實、最當(dāng)務(wù)之急的事。“花有重開日,人無再少年”,譚連46歲了,到哪里找般配的、投緣的人呢?盡管已經(jīng)摘了“右派”帽子,但還沒有平反。論相貌,譚連算不上“帥哥”,但他才華橫溢,又有名氣,自然是不少有思想的女性心儀和暗戀的對象。他曾墜過愛河,未及談婚論嫁便分道揚鑣。在長達(dá)20年的誤解、誣陷和批判中,也有女性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向他拋繡球、射丘比特箭,但譚連不想連累人家,更不想讓將來的孩子被罵成“狗崽子”。所以,他的終身大事就一直耽擱下了。
熱心同事張羅為他辦了婚事
譚連對女方要求不高,在大家極力撮合下,他和趙女士相見了。趙女士比譚連小幾歲,初次見面,她表示如不嫌棄,愿意一起度過后半生,譚連欣然接受。相親異常順利,譚連的熱心同事無比積極,自發(fā)成立了“譚連結(jié)婚籌委會”,委員都有分工,各司其責(zé),緊鑼密鼓地組織了起來。
婚禮在哪里舉行,還是費了一番躊躇:回家鄉(xiāng)濰坊,還是在淄博鬧市區(qū)大酒店?征求譚連意見時,譚連說:“婚禮從簡,我已不是青年人啦,不可張揚,哪里跌倒哪里站起來,就在本單位!”
1977年1月,譚連終于走進(jìn)了婚姻殿堂。大喜之日,全體員工都參加了。當(dāng)雙鬢泛白的新郎和個子高挑的新娘挽著手臂,走進(jìn)報社大門時,夾道的人們使勁鼓起了掌,樂隊敲起鑼打起鼓,鞭炮震天,一起向這位報社的元老表達(dá)了由衷的祝賀和美好的祝愿。人們3元5元為譚連攢份子錢,挖空心思送喜禮,鍋碗瓢盆、烹調(diào)佐料,饅頭油條都有送的。席間,一個接一個向新人道喜敬酒,有的高興,有的啜泣,有的醉了……
往事已如云煙家有愛女足矣
趙女士曾袒露跟譚連結(jié)婚的原因,說首先看中了他的人品、他的孝順,感覺放心可靠,老婆孩子不會受虧待。她舉一例:譚連發(fā)了工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郵局跑,給寡母郵錢;即使“文革”時工資只有18元,他也往家郵10元。小事見大,有孝心的人做別的事也一定“八九不離十”,錯不了。
趙女士很快給譚連生了個大胖閨女。譚連47歲才抱上女兒,初為人父,鐘愛自不必說,早有腹稿的名字閃亮登場:“譚曉娟!曉,曉事明理,世事皆學(xué)問;娟,小妮兒嘛,就該長得俊,貌比嬋娟吧。”居委會登記新增人口,把“曉”寫成了大小的“小”,他非追著改過來不行。鄰居要抱女兒去玩,一定寫好借條他才放行。譚連呼叫女兒,還煞有介事地帶上姓氏,老伴開玩笑地說:“就怕閨女叫人偷去姓了別的,誰家沒個黃毛丫頭!”他回家最大的快樂,就是癡癡地看著“譚曉娟”這個自己的最佳“活作品”,一臉知足。孩子把尿灑在身上,他不忘幽一默:“這是孝順閨女朝我身上灑香水。”在給友人的信中,每每坦言:“往事過眼云煙,算什么呢,沒什么可抱怨記恨的,我有了家,我有了可愛的女兒。一切向前看,我的問題一定會有個正式結(jié)論的!”
責(zé)任編輯:李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