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邯鄲縣志》中記載的單疇書長子單鋐。
“禮法勿疏,謹守成規(guī)于祖父。言行須慎,要留好樣于兒孫。”這是單疇書親手撰寫的一副教導子孫的楹聯(lián)。其子孫謹守先輩禮法,清正為官,本分做人,其家族忠孝傳家,書香連綿,經(jīng)久不衰。
父單綺千救下災民一家 教其織席維持生計
單疇書父單綺千,為人樂善好施。宣統(tǒng)《山東通志·雜稽志》記載了有關他的一個傳奇故事。相傳某年高密發(fā)生大災荒,災民滿路,坎地而炊,以野菜、水藻雜糠粃為食,餓殍載道。單綺千家亦不富裕,匱于力不能救,嗟傷不已。一日經(jīng)城北,見老幼數(shù)口圍一鍋飯哭泣,怪而問之,原來是老人一家因家貧不能存活,買毒藥放于鍋中,全家將食而死。單綺千打翻其鍋,領老人一家回家共食薄粥度日。當時高密城北百脈湖周邊多蒲葦,單綺千讓老人一家日割蒲葦,教之織席,到集市賣后買米,混雜糠粃、榆皮、樹葉而食。其他災民聽聞后,紛紛向荒湖取蒲葦謀利,并采挖藕菱、水菰之類,大批饑民得以生存。
五個兒子多有成就 其中三子皆中舉人
單疇書有五子,其臨終上遺疏時,曾將五個兒子的名字與出身向雍正皇帝逐個說明,并說:“臣俱囑其倘有寸進,務必報效,以繼臣忠。”其子孫牢記教誨,多有成就。其長子單鋐、三子單鉽、五子單鐸皆中舉人。四子單鏞,字立聲,號率文,中雍正元年(1723)鄉(xiāng)試副榜。次子單锳,字載章,號繩文,貢生。
長子單鋐,字師文,號河東,雍正四年(1726)丙午科山東鄉(xiāng)試中第61名舉人。雍正八年(1730)七月,雍正皇帝追念其父單疇書功績,特發(fā)諭旨:“單疇書之子單鋐,命往直隸交總督唐執(zhí)玉以知縣委署試用,若果能稱職,題請實授。”雍正九年(1731)署邯鄲知縣,雍正《邯鄲縣志》載:“為政嚴明,胥吏有不奉法者重罰之,事至立剖,訟無留宿,蒞任年余,境內(nèi)大治。”雍正十一年(1733)調(diào)任固安知縣,旋攝文安知縣。時任直隸總督李衛(wèi)好逢迎,單鋐恥于諛媚。雍正十三年(1735)八月李衛(wèi)參劾單鋐濫施酷刑、草菅人命,單鋐遂被革職。單鋐題詩于衙署曰:“不為折腰辭五斗,只因強項解雙符。”以抒其志。兩縣之民謳思不已,刻碑歌頌其德。后來皇帝聞之,命以直隸州知州起用,會單鋐中風病,不能應詔。單作哲《畫贈河東兄》曾稱譽他:“上媲司農(nóng)美,重詠燕山詩。”
次子單锳,字載章,號繩文,貢生,出嗣于伯父單羲書。單锳長子單宜昭,字仲簡,乾隆丙午恩貢。單宜昭之孫單夢齡,字錫九,號松巖,嘉慶十九年(1814)進士,未仕而卒。單夢齡之子單襲傳,榜名單墀,道光八年(1828)中山東鄉(xiāng)試副貢。
三子單鉽,字沖若,號述文,雍正元年癸卯恩科山東鄉(xiāng)試中第91名舉人,雍正五年(1727)丁未科會試中副榜,乾隆十五年(1750)授山西寧鄉(xiāng)知縣。單鉽有四子,其長子單澍,字翼慎,號雨艇,乾隆十五年(1750)舉人,揀選知縣。三子單湘,字云汀,號半村,乾隆十五年舉人,官河南陳留知縣。單湘生有四子,長子單守訓,字輅成,監(jiān)生,官廣東新寧縣丞。次子單守璞,字子貞,號蓚菴,監(jiān)生,候選縣丞,單紫誥《單氏實績》稱他“不言人過,不矜己長,有古人之風”。三子單守謙,字牧菴,監(jiān)生,任安徽建德、桐城典史。
五子單鐸,字木齋,號覲文,雍正元年癸卯恩科山東鄉(xiāng)試以復州衛(wèi)籍中第45名舉人,以候選知縣隨父任至寧夏,在插漢托輝渠工效力。父卒后,扶喪歸里。雍正十年(1732)十一月,兵部侍郎通智帶領引見,奉旨:“人俱老成,著出具考語交部議敘。”雍正十三年授四川銅梁知縣。單鐸在謝恩折中曾回憶其父教導說:“伏念臣父單疇書由康熙丁丑進士歷任戶部右侍郎,雍正四年欽命督理寧夏插漢托護渠工錢糧事務。臣鐸親身同往隨工辦事,每承皇上恩榮逾格賞賜優(yōu)隆。臣父感愧交深,朝夕訓誨,諄以答報君恩為囑,臣鐸愈鼓舞奮勵,時刻記憶,恒以勉成父志為心。臣兄單鋐,丙午科舉人,雍正八年荷蒙皇上天恩命往直隸以知縣試用,現(xiàn)署文安縣知縣。今臣鐸又以凡才得膺民社,兩世受恩深重既高厚。”單鐸在銅梁甚有政績?!躲~梁縣志》載:“清慎自矢,勤勞撫字,聽斷明敏,人服其公。”乾隆三年(1738),因病休致。單鐸通經(jīng)術,著有《研經(jīng)堂周易顯指》《研經(jīng)堂春秋釋義合注》等。
單鋐之女以節(jié)烈著聞
堅守婚約得建坊旌表
單疇書的孫女中,單鋐之女單氏訂婚于諸城人、戶科給事中李文駒次子監(jiān)生李岡,年十六未嫁而李岡病亡,單氏聞之悲痛不已。其父母憐其年少,有意讓其另嫁他人,單氏說:“兒若不入李氏門,惟有死耳。”李文駒聞而哀之,遣人車載李岡栗主迎歸。單氏孝敬公婆,妯娌和睦,撫養(yǎng)夫兄子為嗣子,冰霜苦節(jié),五十年如一日,得到建坊旌表。單氏有一妹嫁高密梁尹任家,二十歲時夫亡殉節(jié),姊妹雙節(jié),令人哀傷不已。單疇書族孫單可基曾記載此事說:“蓋少司農(nóng)(單疇書官戶部右侍郎,故稱少司農(nóng))家教有素,故女孫亦各著其行,山左人爭述之。”
后裔工詩文者甚多
作品入集風格各異
單疇書后裔多游學邑庠,工詩文者甚多。單疇書第五子單鐸,光緒《銅梁縣志》收錄其《靈雨亭記》《重修雁渡橋記》。單疇書之孫單湘,詩作入選張鵬展所輯《山左詩續(xù)鈔》。
單疇書曾孫單守璞,工詩,傳高密詩派詩風。其《亡友遺詩題詞》云:“幾度痛長辭,世間空有詩。不傳千載后,能得幾人知。永日午聲處,晴窗展卷時。宛如重聚首,相與話相思。”單疇書玄孫單夢徵,字公遠,《高密單氏詩文匯存》收其詩二首,稱其“性誠樸,好寫草蟲,卒年三十二歲”。
單疇書六世孫單墀,工詩善篆刻,著有《芳坪詩草》一卷。竇作棟作序稱譽說:“喜涉獵,好琴棊,工篆刻。其于詩也,無所不窺,尤喜玉溪生之綺麗、許丁卯之超渾、王漁洋之蘊藉、王次回之清新,故所作情深于文,意馀于匠,纏綿幽邈,跌宕風流,雖淺語,無不耐人尋繹者。”單墀堂兄弟中單映奎,字竹溪,一字聚五,號北海,又號小泉,庠生,著有《忍廬吟草》一卷。曾受教于高密詩派“后四靈”之一的李詒經(jīng),亦傳高密詩派詩法。濰縣于祉稱譽他:“邑中李五星先生以《主客圖》詩格訓后進,竹溪遊其門,尤得其清奇僻苦一派,作郊寒島瘦語,無不逼肖者,先生頗心賞之。”單疇書六世孫單永安,字春橋,庠生,事父極孝,工詩,著有《春橋遺詩》,亦傳“高密三李”詩法,其自定詩“多至千首上下”。單步青敘略稱:“全詩美不勝收,選八十余首,存梗概焉。”
本期圖片由李金科提供
本期參考資料:《滿漢名臣傳》《雍正起居注》《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》《高密單氏家乘》《高密單氏詩文匯存》《高密縣志》等。
責任編輯:邢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