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六尺巷說起
□濰坊融媒評論員 叢秉政
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,有一條全長約100米、寬2米的窄巷子,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間,巷道兩端立石牌坊,牌坊上刻著“禮讓”二字。這條鵝卵石鋪就的小巷,就是著名的“六尺巷”。
最早聽說“六尺巷”的故事,是我十二歲時聽奶奶講的,至今記憶猶新。清康熙年間,桐城這條小巷子的兩側(cè)分別住著張、吳兩家,張家是時任文華殿大學士(相當于宰相)張英的家人,吳家也是當?shù)匾粋€非富即貴的大戶。兩家宅子之間原本有空隙,有一年吳家在擴修房屋的時候越過了中線,這個舉動讓張家不愿意了,與吳家在宅基地的問題上發(fā)生了爭執(zhí),互不相讓。雙方將官司打到了桐城縣衙,這讓縣官犯了難,不敢輕易斷案。于是張家人寫信到京城向張英求援。張英獲悉事情來由后,馬上寫了一首詩寄回老家:“一紙書來只為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。長城萬里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”張家人見到此信一下子便想通了,主動將自家院墻往后退讓了三尺。吳家見狀不好意思了,也往后讓出三尺,于是這里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。六尺巷的故事因此流傳開來,張英的寬容曠達受到人們稱頌。“六尺巷”也成為大度做人、克己處事的修身楷模和鄰里之間相互禮讓、和睦相處的典范。
在新時代,針對基層矛盾種類多、化解難度大等問題,桐城市人民法院將六尺巷典故中蘊含的“謙和禮讓、知進退、和為貴”精神注入糾紛化解,推出“六尺巷六步走”調(diào)解工作法,即:聽取訴求,全面了解案情;辨別是非,精準釋法明理;勸解疏導,消除對立情緒;借力調(diào)處,多元聯(lián)動解紛;互諒互讓,達到利益平衡;握手言和,實現(xiàn)事心雙解。“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”被寫入2023年全國兩會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》。
“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”堅持與時俱進,內(nèi)涵和外延進一步擴大,走出了一條源頭治理、多元共治、和諧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善治之路,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。在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,要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(lǐng)導,構(gòu)建市(縣區(qū))、鎮(zhèn)(街道)、村(社區(qū))“三級書記一起抓”的基層治理責任體系,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,以社區(qū)黨組織為“軸心”,匯聚共建單位、駐區(qū)企業(yè)、群團組織等力量,共同組建區(qū)域化黨建聯(lián)盟,開展組織聯(lián)建、黨員聯(lián)管、資源聯(lián)享、服務聯(lián)抓、治理聯(lián)動“五聯(lián)”活動。將六尺巷文化中“和為貴”的處世理念、“謙和禮讓”的做人美德深度融入村規(guī)民約、居民公約中,規(guī)范群眾行為舉止,讓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、做人處世有尺可依、進退有據(jù),從源頭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。全面推行群眾說事制度,由黨員干部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、“五老”人員、群眾代表、法律明白人等組成 “群眾說事會”,聚焦發(fā)展大事、民生實事、鄰里瑣事,急事馬上說、緩事定期說,確保事事有人辦。要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源頭預防、排查預警、多元化解機制,緊緊依靠人民群眾,把問題解決在基層、化解在萌芽狀態(tài),促進社會和諧穩(wěn)定。
責任編輯:平小娜